<th id="ren02"><option id="ren02"><wbr id="ren02"></wbr></option></th>
    <big id="ren02"><em id="ren02"></em></big>
    <th id="ren02"></th>
  • <center id="ren02"><em id="ren02"><p id="ren02"></p></em></center><source id="ren02"><wbr id="ren02"></wbr></source>
  • <tr id="ren02"><sup id="ren02"><mark id="ren02"></mark></sup></tr>
    <big id="ren02"></big>
  • <pre id="ren02"></pre>
    <code id="ren02"></code>

    <big id="ren02"><nobr id="ren02"></nobr></big>
  • <big id="ren02"></big>
  • 注冊
    400 071 1689

    2017河南招教之歷史高頻考點的分析-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(7.1)

    2017-07-01 13:58:07     來源:京佳教育

    關注京佳微信公眾號: jingjiav   關注河南公務員考試微信公眾號: henanjingjia

    • 咨詢電話: 0371-60998699/60198699 400-870-6781

    • 地址: 河南省科技館內京佳教育2號樓(花園路與豐產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)

      一、考情分析

     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,是教師招聘考試當中的??疾閮热葚S富,可以圍繞自然經濟逐漸解體的原因和表現,洋務運動的內容和影響、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等方面出題??疾樾问奖容^靈活多變,在歷次考試中針對這一內容的考查形式主要以選擇題、材料分析題等方式呈現,這就要求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要著重掌握這些史實。

      二、知識點呈現

      (一)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

      自然經濟解體指封建農業和家庭手工業逐漸分離并日益商品化,其瓦解是一個長期過程。在整個中國近代,自然經濟仍占主體地位。

      1.原因:鴉片戰爭后,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侵入,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。

      2.表現:(1)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,洋紗的輸入使中國家庭棉紡織業的“紡”與“織”分離,洋布的輸入使中國的“織”與“耕”分離;(2)絲、茶等農副土特產品日趨商品化。

      3.影響:(1)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,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市場和勞動力條件;(2)從根本上沖擊了封建制度;(3)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,逐步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。

      (二)洋務運動

      1.背景:

      (1)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,清政府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;

      (2)清政府內部的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重要性。

      2.目的:在不改變封建制度的前提下,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,維護清朝的統治。

      3.起止時間:19世紀60年代--19世紀90年代

      4.代表人物:

      中央:奕䜣

      地方:曾國藩、李鴻章、左宗棠、張之洞

      5.口號:前期自強;后期求富。

      6.指導思想:中體西用

      7.內容:

      (1)開辦企業

     ?、龠\動前期,以“自強”為旗號,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,采用機器生產,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門式,屬于帶有資本主義因素的封建性質企業。

      比較重要的有曾國藩的安慶內軍械所、李鴻章創辦的江南制造總局,左宗棠設立的福州船政局,崇厚經營的天津機器制造局。

     ?、谶\動后期,以“求富”為旗號,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,大多采取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的形式,是帶有封建因素的資本主義性質企業。

      主要有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和開平煤礦,張之洞設立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。

      (2)建設海軍:從19世紀70年代中期起,洋務派開始籌劃海防,十年之中,初步建成了北洋、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。

      (3)興辦教育:創辦了京師同文館等一批新式學堂,培養翻譯、軍事和科技人才;又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,開近代教育的先河。

      8.結果:清軍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慘敗,北洋水師全軍覆沒,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。

      9.性質:封建地主階級為維護封建統治的自救運動。

      10.影響:

      (1)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,培養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,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。

      (2)洋務派創辦了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,它們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的抵制作用,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推動作用。

      (3)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起步,在思想、經濟、外交(總理衙門)、軍事、教育方面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。

      局限:只學習西方的科技,沒有認識到中國制度上的落后性,以先進的生產方式維護落后的封建制度注定失敗,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。

      (三)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

      1.時間:19世紀六七十年代。

      2.原因:(1)受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;(2)洋務派的誘導;(3)自然經濟逐漸解體。

      3.表現:19世紀六七十年代,中國出現了一批近代民族工業,如方舉贊在上海創辦的發昌機器廠、陳啟沅在廣東南海開設的繼昌隆繅絲廠、朱其昂在天津經營的貽來牟機器磨坊等。

      4.主要特點:

      (1)資本較少,規模較小,以輕工業為主;

      (2)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和通商口岸,分布地域極不均衡;

      (3)受封建主義、外國資本主義和洋務企業的壓制而艱難曲折發展;

      (4)民族工業與外國資本、洋務企業既有矛盾又有依賴關系。
    上一篇:2016年新鄉教師崗位專業知識真題 

    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

   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爽爽爽公司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19 国产91无码一区二区三区
    <th id="ren02"><option id="ren02"><wbr id="ren02"></wbr></option></th>
    <big id="ren02"><em id="ren02"></em></big>
    <th id="ren02"></th>
  • <center id="ren02"><em id="ren02"><p id="ren02"></p></em></center><source id="ren02"><wbr id="ren02"></wbr></source>
  • <tr id="ren02"><sup id="ren02"><mark id="ren02"></mark></sup></tr>
    <big id="ren02"></big>
  • <pre id="ren02"></pre>
    <code id="ren02"></code>

    <big id="ren02"><nobr id="ren02"></nobr></big>
  • <big id="ren02"></big>